峡谷春茶
快速导航
新闻资讯 茶与文化 茶史探源 茶人茶事 茶俗茶道 茶叶知识 茶叶技术 茶业百科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
联系我们
婺源县峡谷春茶厂
地 址:上饶市婺源县思口镇西源村
电 话:0793-7335858
手 机:18970328928
 
峡谷春茶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| 详细信息

思口金源古道徒步游

【作者/来自】网站管理员 【发表时间】2017/3/31 【点击次数】3060

思口金源古道徒步游
婺源峡谷春茶网;2017.03.31 
文/朱德馨

    思口金源石板路古道,起点为漳村木桥头,终点为锁口潭村,途经思口村委会的枧田、王村、宅基和高枧村委会的俞家、山头、太尉庙、和村嶵、何家、高枧段、宝福寺前、洪家等自然村,除高枧段村中一小段已改公路外,其余村庄石板路原貌完好,全程5公里左右。沿途有古石桥6座,古庙(包括遗址)8座,还有古樟6处。自枧田至西源,溪流统称金源水,因而这一带的自然村,过去统称源里,为思口去浙源的主要通道。

  枧田岭的来历 从漳村过木桥,通往王村的石板路从南山右转弯即上枧田岭。枧田岭为民国时期漳村人王礼和七十岁生日时出资修筑。王礼和青年时为人家茶号帮工,留心经营之道。后来自办茶号,并在县城西门桥下开有“和兴祥”杂货店。民国廿七年(1938)王礼和七十岁生日,他坚持不做寿,送了礼的回赠一份寿碗,将做生日的钱用来修筑枧田岭方便行人,枧田方向的磴道筑七十步石阶作为七十岁生日纪念。这条岭路是漳村以北乡村的人们来往必经之路,半个多世纪以来,不知有多少人从这里经过。王礼和的事迹一直在乡民中传为美谈。

    枧田升平桥 下枧田岭走200余米左转弯即到枧田,左边下枧田只有两户人家,大路往右为上枧田,村头有横贯溪流的升平桥,古石桥建于清乾隆十九年,原为枧田、王村人过河劳作及经姚小岭通往清华的必经之路,现成为进村公路桥。古桥两头有两株冠幅很大的古樟,昔日村边建造有水碓水磨,桥头靠山有相公庙,现存有一株罗汉松。桥下边有水坝、水埠,是拍摄景物的好地方。

    王村樟树底 从升平桥下台阶沿河走,右边望见的人家即是王村,途经村中出口的溪埠直上,路边是广阔的农田,到了春季满眼油菜花一片金黄。往上走沿河有郁郁葱葱的古樟群,乡人习惯称这里为樟树底,夏日一片浓阴会带给行人惬意的清凉。
    宅基原为抄基 从樟树底右转弯,路边有个叫宅基的村庄,传说历史上这个村出过百万大户,村中男人出外赚钱不回家,女人感到寂寞,找来一位风水先生指点,将村后龙挖断了。外边男人的生意纷纷倒闭,终于回家,百万大户也被朝廷抄了家,成了抄基,村中从此衰落。后来外姓迁入,觉得抄基村名不吉利,因宅与抄方言读音相近,便改村名为宅基。

   江家桥 宅基村口左转弯过河有座江家桥,原为廊桥,过去有富户捐租设茶会。廊桥两旁有连柱长凳供过往行人歇息,桥头有两株古樟,暑季有阴凉,还由宅基、五亩段、俞家三村住户轮流烧茶送茶供行人解渴,此举一直延续至办高级农业社。后来廊桥倒塌,今改建成村组公路桥。
    江家堨与宗三庙 过江家桥往上走,山咀边的河中有一座灌溉200多亩农田的江家堨,堨上有一段深潭,过去潭中有很大的草魚、鲤魚,鲇魚,还有一种叫乌鲤的魚,时常浮游在水藻上面,周围有一大群小魚围着,传说是母魚孵了小魚后即眼目失明不能觅食,小魚则凑到咀边去让它吃,因又名孝顺魚。石堨左边有石板路通往五亩段村,村口有座宗三庙,据婺源道教《祀典》记载,这座庙为俞家村水口庙,祀的是宗三尊神。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涨了洪水,一位沱口路过的行人到此无路可走,此时有一位老人大呼一声“跟我来!”指教他走出波涛穿山回家。过路人问老者姓名,说是姓顾名三德。第二年这位过路人送礼来谢劳,到附近却寻找不到这位老人。村人带他去庙中看神像,他认出座上的宗三老爷就是那天的指路人,于是重塑了金身,从此香火日盛。庙宇倾圯后,1995年由五亩段村人重建。原有联云:降水入途行,一声唤住千层浪;豋山传顾姓,三德欣闻万古名。

    泓田水畔俞家村 宗三庙沿河直上即到路边小村俞家,这个村过去曾住到20余户,村中原有茶号、水碓,后来逐渐衰落。这里村前沿路有一泓清溪,又有一片田畴,因此古称泓田。村后山塝下有一口凿石砌成的水井,清冽的山泉终年不涸,暑日行人经过必到此酣饮。村中原有一座观音庙,兼奉关帝,有联云:英雄几见称夫子;豪杰如斯乃圣人。还有一座祭祀亡故未嫁女的“静堂”,封建制度规定,未出嫁女子死在娘家,神主不能进词堂奉祀。村头有俞家堨,堨上渊停魚聚,是上世纪清华农垦职工礼拜天常来垂钓之处。

    出过殿前侍卫的山头 俞家堨边上磡经下马溪湾到社公庙,即是山头地界。社公庙古联云:“南对岚山庙宰灵主;北环溪水泽润金源。”左面有一田垄,始迁山头的王姓人居此,古称下山头,后来移迁至东面坡地上,即今山头村。清代王姓人迁至漳村,即敦伦祠一支,清乾隆时太仆寺少卿王友亮的祖籍即在山头,其谱牒称为《金源山头王氏宗谱》,后来齐姓人迁入成为主姓。山头王姓人历史上曾出过一位皇帝的警卫官,祠中原悬挂有“御前侍卫”的匾额,现仍存旗杆石。过去官员至山头村口要下马下轿步行,这就是下马轿塆(乡人讲走了音称下马桥塆)这一地名的来历。合作化后山头最后一户王姓人也迁走,王氏宗祠随后倒废。
    庙名成为村名的太尉庙 山头出村过桥随河而上,即到建于明代的太尉庙石桥,桥头原有茶亭,供行人歇息喝茶。茶亭相邻有座太尉庙,据《祀典》记述,供奉的是周、齐、胡三太尉。据说太尉庙是漳村王姓人所建,原来王姓在西面小石桥那边有所庄屋叫王家庄,自小石桥至单家一带的山场均为漳村敦伦祠王姓产业。太尉庙原有联云:“庙食数家村,赫厥声、濯厥灵,天道昭彰原显著;爵崇三太尉,桥如虹、河如镜,人间善恶见分明。”太尉庙东首还有一座汪帝庙,过去正月开庙会由乡间曲堂唱曲祭神,山头、太尉庙、和村迎龙灯都到汪帝庙前请神。过石桥前走即是太尉庙村,过去沿河有外建店亭的南货店、屠店、香糕店和油榨,是这一带的小集市,对面有石板路通往里茶坑、上源和栗木岭等7个小村庄,远通秋口的梓槎和祠坑。人民公社后期太尉庙为高枧大队驻地,现村委会已迁至公路旁的和村。
    何家石桥头 太尉庙出村左转弯前走到何家遗德桥,现公路底地名为石桥头,过去有一幢板壁屋住两户人家,均以糊纸货为辅业。旁边有幢亭屋,设有茶灶供茶,北面有一座汪帝庙,后均倒废。遗德桥头有古樟,风光秀美,对岸即是何家村。

    原高枧乡驻地高枧段 从石桥头经鲤鱼山沿河直上里许,即是高枧段,因村头瑞虹古石桥上方有木枧从湖坑引水过河灌田而得名。村口来龙山下有一座社公庙,兼祀观音、土地。朱、程两姓为村中主姓。高枧段企山公朱氏为朱熹一世祖瓌(古僚)公弟璋(古祝)公,属香田井湾派。清代三十七世朱金榜(字步瀛)以国学生授同知衔,封朝议大夫。祠中原有朱子十九世孙、翰林博士朱世润题的“虹彩流辉”匾额及知县杨春富赠逢锺公“惠及桑梓”匾额。人民公社初期在祠中办公共食堂,后改建仓库,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濒于倒塌时由族人买回,现外墙仍存原貌。晚清时程姓读书人程屏周(学名光炜)于清光绪三十一年考中秀才,曾在福建一带厘金卡供职,六十生日时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赠诗祝寿。土改后这里为高枧乡公所驻地,辖今西源村委会与今属秋口的洙西,公社化后撤乡划入思口公社设高枧大队,直至1967年迁太尉庙。

    宝福寺与不知名的王大真仙 走过高枧段村上首瑞虹桥顺石板路上行,右边有一山咀,古称琵琶柄,因上面原有一墓地称琵琶形。山底有座始建于宋代供奉伽蓝、土地的宝福寺,右有一方水池,左有一座小庙供奉王大真仙,叫仙人庙。据乡人于民国十年九月所录资料,宝福寺为宋代施主张伯泗公申办批文创建以为护国安民万年香火,置有田产,至土改时尚可住人,现存遗址。仙人庙中王大真仙不知何名,过去禾稻发生虫蠓,则从庙中请出神像抬着,敲锣打鼓在田间游行,称为“行田”,农户在田中插上写有“王大真仙在此驱逐虫蠓”的小旗,场面甚为壮观。宝福寺有一条小石径通宋家埕,埕头有一道瀑布飞泻而下,是一道好风景。

    利济桥与洪家村 从宝福寺前石板路穿田坡上行,经过小石桥即到了洪家水口建于清代的利济桥,因建的年代不太久,乡人称为新石桥。桥边有林木,桥头有古樟,还有避邪的如来柱。洪家的村基在较高的坡地上,前临高磅,像山寨一样。从大路上去要上几米高的石阶,旁有一株古桂,秋日远近飘香,葱郁壮观。
    晏公亭与锁口潭 洪家邻村为锁口潭,村口有一个天生的好水口,有一座浓阴遮蔽下的石拱桥名通津桥,是一处吸引摄友的好风景。水口外有一座蓄水灌田和推动水碓舂米的石堨,堨上有深潭锁护着水口,村庄以此得名。水口外有一座连接骑路亭的晏公庙,供奉的是春秋时政治家、齐国大夫晏婴,乡人称晏公老爷,传有药签可以治病。从古到今附近村人寄世在晏公名下的子女有很多,因此带晏字的名字特别多。晏公庙前的骑路亭称晏公亭,晚清名进士江峰青曾题过一副很切实景的对联,文为“一潭水影徵明月;两岸山光锁碧桥”。

    再往前即到西源村委会驻地宝宝亭,有景观亭和怡心廊供游赏。西源宝宝亭位于思口镇北面偏东8公里处。民国十八年 (1929 ) 程家村程菊仁老来生子(喜得宝宝),在此建路亭施茶济人以祈求后福。亭以宝宝为名,后来亭名成为地名,已载入《婺源县地名志》,现为西源村委会驻地。原亭为有房屋的路亭,有田产收入专供烧茶住户的补贴和茶水开支。土改后仍有糊纸货的俞福能和做桶匠的王根荣先后居住过,后来倒废。为恢复历史景观,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,西源村委会于2006年筹资重建。新亭为双层六角翘檐,朱红梁柱。格扇均为杉木结构,亭中设有围拦式宽面靠背产凳供人休息,亭柱悬挂有楹联,亭前立有原亭碑刻,为思口镇乡村游的一处景观。东源、西源西条溪流从石峡口桥下汇合,带着山野的爽气从亭边流过,四围群山耸翠,远峰岚气浮动,风光秀丽。与亭相邻处又有 “怡心”长廊临流而建,双面均有靠背座凳。夏日来此,或坐或卧,清风习习而来。沁人心腑。

    宝宝亭往西有“路转峰回开世界”之“石峡盘桓”景致,石峡中清泉流淌,林荫掩蔽,得天独厚的峡谷春茶叶就产在这一带。石峡尽头向左登石磴上行数里即是“高池印月”的天王庵遗址,原有仰贤书斋,赵家清末举人赵文元曾在此读书。石峡古道原为思口往浙源必经之路,在婺清公路没有开通之前,一直为县城至沱东的邮路。从新岭下村经新岭可通浙源乡沱口相邻的岭下村。新岭脊下原有石亭,民国后期曾有一位叫彭剑红的国民军厌战军官隐居于此,武功很好,力大惊人,向新岭下借用的舂麻粿的石臼和磨粉的石磨,独自一人能驮上岭去,然后又驮下山归还。由宝宝亭直进东源,从上汪村进坞山行数里,可到与秋口、浙源交界的“紫云亭”及“天竺庵”遗址、“龙潭”等处访胜寻幽。

摄影;婺源祈祷,紫阳人家

68.4K
关闭

向上
版权所有:婺源县峡谷春茶厂 备案号:赣ICP备14009322号-2
地址:上饶市婺源县思口镇西源村 /上饶市婺源县思口镇新街[中国邮政]斜对面
手机:18970328928 电话:0793-7335858